朱月红老人是我尤林社区辖区居民,已步入79岁的高龄,本该是含饴弄孙、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,可她的生活却被子女的残疾阴影所笼罩。老人的儿子患肢体残疾,自幼便饱受疾病的折磨,媳妇儿与孙女均患有重度智力残疾,无法正常自理生活。
每天清晨,当曙光还未穿透黑暗,老人便在生物钟的驱使下早早起床。她先来到儿媳与孙女的床边,轻声唤醒,然后小心翼翼地帮助儿媳与孙女穿衣洗漱。由于儿媳与孙女智力欠缺,简单的穿衣动作,老人都要花费很长时间,但她总是耐心地调整着衣物的位置,确保孩子们穿着舒适。洗漱时,老人更是一手搀扶,一手拿着毛巾,仔细地为儿媳与孙女擦拭着脸庞和双手,如同照顾婴儿般细致入微。这个过程对于常人来说可能轻松简单,但对于年迈的老人而言,却仿佛是一场漫长而艰辛的战斗,她常常累得气喘吁吁,却从未有过一句怨言。
在饮食方面,老人更是煞费苦心。她深知子女们需要充足的营养来维持身体机能,尽管经济并不宽裕,尽管自己的身体已不再矫健,她依然坚持每日去菜市场挑选新鲜的食材,只为给子女做上一顿营养可口的饭菜。回到家中,老人便一头扎进厨房,为子女烹制可口的饭菜,切菜、煮饭、炒菜,每一个步骤都倾注了她对子女深深的爱。考虑到子女的特殊精神状态与饮食需求,老人会将食物切碎、煮烂,方便子女吞咽,有时儿媳与孙女会抗拒进食或挑食,老人就像哄小孩一样,轻声细语地劝导,一口一口地喂着,直到她们将饭菜吃完,哪怕孩子们偶尔情绪失控,将饭菜打翻,老人也只是默默收拾干净,重新准备,眼神中始终充满着无尽的包容与慈爱。每当子女们坐在餐桌前,津津有味地吃着饭菜时,老人的脸上便会露出欣慰的笑容,那笑容里满是疲惫却又无比满足。
除了生活起居上的照料,老人还十分注重子女的精神世界。她经常陪伴他们聊天,讲述过去的故事,尽管有些故事在她的孩子们那里可能已经听过很多遍了,但老人依然乐此不疲。天气好的时候,朱月红老人会牵着儿媳与孙女的手到楼下遛遛弯或者到户外散散步,让他们融入社会的大家庭,更有机会让她们呼吸清新的空气,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与美好。在公园里,老人会指着盛开的花朵、飞翔的鸟儿,耐心地给儿媳与孙女讲解,眼神中充满了慈爱与温柔。
随着年龄的增长,老人的身体每况愈下,各种疾病接踵而至。但她心中始终牵挂着残疾的子女,哪怕自己病痛难忍,也从未间断对子女的照顾。一次,老人因关节炎发作,双腿疼痛难忍,每走一步都仿佛针扎一般,但她依然强忍着剧痛,坚持为子女们做饭、洗衣、打扫房间。在她的世界里,子女就是她生活的全部意义,只要自己还有一口气在,就绝不会放弃对他们的照顾。
多年来,朱月红老人就这样日复一日、年复一年地在这条布满荆棘的照顾之路上艰难前行着。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父母之爱,什么是血浓于水的亲情,什么是不离不弃的照顾,什么是无私奉献的大爱。在安庆这片土地上,她的事迹在安庆的街头巷尾流传开来,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,照亮了人们的心灵,成为大家心中敬仰的好人典范,让每一个听闻的人都为之动容,也让这座城市因她而充满了温情与敬意,激励着更多的人在面对困难时坚守爱与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