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当前位置:首页 >资讯 >

聚焦水芹产业发展,感悟桐城文化底蕴——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赴桐城市文昌街道开展暑期实践活动

2025-07-11 14:28来源:

为响应乡村振兴战略,助力地方特色产业升级,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,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赴桐城市文昌街道暑期社会实践团于2025年7月7日至8日开展了为期两天的实践活动。

7月7日上午9时,实践团抵达桐城,随即在市农业农村局召开对接座谈会。会上,团队指导老师侯项山介绍实践目标与内容;市蔬菜发展中心胡慧主任详细汇报了桐城水芹产业的发展历程、现有规模及扶持政策;资源与环境学院程文瀚教授则聚焦“水芹原产地鉴别”“种植土壤与水质条件”等核心问题展开讨论,为实践活动锚定方向。文昌街道农发中心都七九主任、桐城市金大地水芹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及水芹种植大户参加会议。

当日下午15时,在侯项山老师与程文瀚教授的带领下,实践团前往文昌街道石河村的金大地水芹种植社。连片翠绿的水芹田映入眼帘,成员们拿出工具,进行分工采集土壤、水样及水芹样本。当地的村民热情分享种植经验,队员们认真记录,还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种植成本、销售渠道等情况,为后续分析积累了一手资料。

于16时30分,实践团转至桐城泗水桥水芹种植基地。村官带领参观标准化田块和灌溉设施。队员们与村民围坐交谈,询问育苗、施肥等技术细节,并展开对村民与村官的相关问卷调查,现场互动频繁、气氛热烈。

7月8日上午,实践团开启对文都桐城的文化探访。9时,成员们走进桐城博物馆和文庙,在讲解员引导下,从桐城派手稿、古籍到农耕器具,从石雕、木雕到文庙建筑,感受“文都”深厚积淀。“桐城文化里藏着很多农业、生态智慧”,一位队员参观后感慨道。

10时30分,实践团来到六尺巷。沿青石板路前行,在讲解员讲述“千里家书只为墙,让他三尺又何妨”的故事中,大家深刻体会到谦让包容、和睦邻里的美德,纷纷表示要将这种精神融入学习工作,以谦逊态度服务社会。

8日下午15时,侯项山老师带领实践团前往当地种植大户王军的基地。作为当地规模较大的种植户,王军的基地采用生态循环模式。队员们重点对不同地块的土壤、灌溉水源系统采样,后续会将样本带回实验室进行分析,探究水芹品质与环境因子的关联。负责采样的队员一边分类装箱样本,一边向王军询问管理细节。

此次实践让成员们将专业知识与田间实践结合,感受桐城特色产业活力与传统文化魅力。团队表示,将会梳理分析调研数据,形成切实可行的报告,为文昌街道水芹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青春智慧。

(章梓昕、袁慧珺、张雨洁、王文娟)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