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》明确指出,要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,狠刹各种不正之风,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。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,离不开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扎实过硬的工作作风。作风建设必须坚持从细节上察作风、在祛疾中转作风、于实践中炼作风,才能推动作风建设真正走深走实。
从细节上察作风,以见微知著筑牢作风防线。“堤溃蚁穴,气泄针芒”,作风问题的滋生往往始于细微之处。小事小节虽微,却清晰映照出党员干部的党性、原则、人格,是洞察作风状况的“显微镜”,是检视作风问题的切入点,也是加强党性修养的起始点。广大党员干部要以“检身若不及”的自觉,常照思想“镜子”、常扫行为“灰尘”,从身边小事严起,从苗头问题改起,始终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心存敬畏、坚决恪守,把常态长效推进作风建设落到实处。通过审视行为上的“小节”、打磨作风上的“细节”,涵养党性这个最大的“德行”,让优良作风成为常态、化为自觉,不断汇聚起推动事业发展的磅礴力量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筑牢坚实的作风保障。
在祛疾中转作风,以精准施策破除顽瘴痼疾。敢于直面错误,善于改正过失,勇于自我革命,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显著优势。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有效做法就是奔着问题去,盯着问题改,这就要求在“查”上直面问题、动真碰硬、不遮不掩。广大党员干部要勤掸“思想尘”、多思“贪欲害”、常破“心中贼”,想清楚什么能做、什么不能做,让遵守纪律的“紧箍咒”成为行稳致远的“护身符”。同时,要深挖根源,审视“同类项”、揪治“根本因”,以小见大、以点带面,真正把铁的纪律刻印在脑海中、体现在行动上,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。
于实践中炼作风,以成效导向赢得群众认可。作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是造福于民。实践历练是检验作风建设成果的试金石,也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动力源。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,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,扑下身子、沉到一线,察实情、出实招、求实效,真正将作风建设从纸面上落实到实践中。要聚焦岗位实际,结合工作实践,把岗位职责、任务目标细分转化为一项项扎实举措、一个个具体项目、一张张履职清单,以“钉钉子”精神在躬身实践中累积尺寸之功。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、幸福感更可持续、安全感更有保障,以工作实绩彰显求真务实的过硬作风。(童春)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