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响应党的二十大关于青年投身基层实践的号召,共青团合肥市委员会联合合肥市学生联合会组织开展了“青年学子合肥行”2025年暑期文化科技卫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。活动以“青春合肥行,共筑未来梦”为主题,动员合肥市属高校大学生深入基层,服务乡村振兴,在实践中锤炼意志、增长才干。安徽汽车职业技术学院“艺启造甲”团队作为市级示范团队之一,赴长丰县造甲乡开展了为期5天的实践活动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
活动内容如下:
1.“温情助老暖民心—青春聚力促治理”主题实践
在"温暖相伴,情暖夕阳"活动中,团队成员们不仅为贫困老人送去牛奶、大米等生活物资,更通过与老人促膝长谈,了解他们的生活困境和实际需求。基于此,团队创新开展"助老+治理"双线服务:一方面持续开展定期探访、结对帮扶等敬老服务;另一方面将收集到的社情民意转化为基层治理建议,协助村委会完善养老保障机制,开展防诈骗普法宣传,并组织村民共同参与村容村貌整治。这种"服务中调研、调研中治理"的模式,既让老人们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温暖,又为乡村治理注入了青春智慧,实现了民生服务与基层治理的良性互动。同学们在奉献爱心的同时,也深刻体会到基层工作的复杂性与重要性,这种知行合一的实践经历将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宝贵财富。
2.“红色薪火相传—理论润民心”
在长丰烈士陵园的巍峨纪念碑前,团队成员们通过红色研学深刻体悟到,今天的幸福生活正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,也是党的创新理论指引下的伟大成果。怀着这份感悟,队员们将红色基因传承与理论宣讲实践紧密结合,组建"红色宣讲小分队",深入乡村农户、社区街道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。他们创新采用"革命故事+理论解读"的宣讲模式,在讲述长丰革命先烈英勇事迹的同时,巧妙融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乡村振兴政策要义。通过开设"小板凳"微课堂等生动形式,让理论宣讲既保持政治高度又富有情感温度,既传承红色精神又解答现实问题,真正实现了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、开花结果。
陵园内,松柏环绕,气氛庄严肃穆,巍峨的纪念碑上 “革命烈士永垂不朽” 几个大字在日光下闪耀,瞬间令队员们心生敬畏。走近烈士墓碑,大家静静伫立,聆听碑后那一段段英勇无畏、可歌可泣的故事。从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,到热火朝天的建设时期,烈士们为理想信念舍生忘死,用鲜血染红了脚下这片土地。
3.“艺彩飞扬—文化润乡”专项实践
大学生志愿者们充分发挥艺术专长与青春创意,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。结合当地特色开展墙绘创作,让老屋旧墙焕发艺术新生。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,更激活了乡村文化内生动力。青年学子们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,也实现了艺术才华与社会价值的双重升华,用实际行动谱写了新时代文化惠民的青春篇章。
4.“助力基层治理,青春志愿同行”实践专项
团队深入基层一线,充分发挥大学生专业优势与创新思维,通过参与基层党建、开展民生调研、提供法律咨询、助力文明创建等多样化服务形式,为乡村治理注入青春活力。在实践过程中,队员们运用专业知识协助优化村务管理流程,通过入户走访收集民情民意,组织普法宣传增强村民法律意识,并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。这些实践不仅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,更让青年学子在服务中深化了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,实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双重提升,为构建和谐稳定的乡村治理新格局贡献了青春智慧。
安徽汽车职业技术学院“青春合肥行,共筑未来梦”团队圆满完成了此次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任务,活动成果丰硕,得到了当地村民和相关部门的高度评价。未来,团队将继续深化与基层的联系,探索更多服务乡村的新模式,以实际行动践行“青春合肥行,共筑未来梦”的初心与使命。
此次实践活动的成功开展,为学院今后的社会实践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,也为合肥市“三下乡”活动的深入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持。团队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,继续在服务基层、奉献社会的道路上砥砺前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