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当前位置:首页 >资讯 >

“互联网+医疗健康”,让阜阳群众更有“医”靠!

2021-12-08 09:55来源:北国网

11月26日,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,通报阜阳市“互联网+医疗健康”及医疗服务质量提升情况。

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、副主任都凤仁介绍:医疗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和对医疗服务的切身感受,持续改进医疗质量,保障医疗安全,是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基础。我市始终高度重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,认真落实《医疗质量管理办法》,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长效工作机制,持续提升医疗质量管理的科学化、精细化水平,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了更好保障。近年来,全市未发生重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。智慧医疗是阜阳市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新时期健康阜阳建设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支撑。市卫生健康委把智慧医疗便民服务工作作为为民办实事,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和创新工作,以市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为抓手,以实现医疗业务应用协同和大健康数据互通共享为目标,全面推进智慧医疗建设,群众就医满意度明显提升。

(一)医疗资源配置不断优化。

目前,全市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达6.71张、每千人口执业(助理)医师数达2.39人、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达2.80人,完成“十三五”规划任务。全市形成“1+5”区域医疗布局,阜城构建“六综六专”医院集群,“15分钟就医圈”基本形成,市域内就诊率达到84.6%以上,省十三五卫生健康事业规划确定的区域医疗次中心基本建成。

(二)优质医疗资源持续增加。

目前,全市三级医院总数达15家,其中三级综合医院9家、三级专科医院4家、三级中医院2家。安徽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落户阜阳开工建设,阜阳师范大学医学院已经招生、安徽医科大学阜阳临床医学院工程已接近封顶。

(三)急诊急救能力持续增强。

目前,全市共建成胸痛中心12个、卒中中心14个、急诊创伤中心8个、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9个、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10个,五大救治中心建设实现县市区全覆盖。阜城设立急救分站13个,设立乡镇急救站点6个,负压救护车增加至25辆,阜阳市人民医院建立了空中医疗救援基地,建立覆盖城乡的医疗急救网络,初步形成了10-15分钟的急救圈。

(四)血液安全供应有效保障。

我市连续9届被评为“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”,是全省唯一一个连续9次获此殊荣的城市。2021年1-10月份,阜阳市中心血站共采集全血42790人82922U,机采血小板3034人4992个治疗量。先后支援北京去白悬浮红细胞636U;支援合肥去白悬浮红细胞1280U、血小板64个单位;支援亳州、六安、蚌埠、马鞍山、池州去白悬浮红细胞111U,血小板11个单位。

(五)重大传染病救治能力明显提升。

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为全省唯一一家三级甲等传染病专科医院,以“强专科、大综合”为特色,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,被确定为全省4家重症及危重症救治基地医院之一,承担阜阳市和亳州市重症及危重症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。医院总结提出新冠肺炎重型、危重型病例早期预警征象和高危人群界定经验在全省推广借鉴。

(六)智慧医疗服务持续推进。

我市率先在全省推进智医助理,实现了智医助理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全覆盖,AI辅诊数、病历总数均居全省第一,病历规范率全省第二,2020年综合排名全省第一、2021年综合排名全省第二。8个县市区均实现了县域内双向转诊、影像远程会诊,部分县区实现了检验、心电等远程会诊。市级病理远程诊断平台累计上传远程会诊病理切片1881例。积极推进全市医疗机构接入省医学影像云中心工作,2021年会诊22.47万例,累计会诊77.05万例,有效缓解了基层缺少影像专业技术上的不足。市级平台已初步建成,实现了省市县三级数据互联互通,建成在线预约挂号平台,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均可提供网上预约挂号、在线查阅电子病历、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等服务。

“十四五”时期,人民群众期待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,对多层次的健康需求不断增加,也为我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发展带来了新挑战。我们将继续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、对医疗质量和医疗健康信息化服务的更高需求作为努力的方向,持续发力,久久为功,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,为建设“三地一区一城”、勇当皖北振兴排头兵、谱写现代化美好阜阳新篇章而努力奋斗。